编者按:有一群人,乡创他们是业闯产业的行家里手,点缀在广东的出新乡间田野,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天地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巾帼帮助了他人,组建他们就是嫁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农村乡土专家”。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服务他们积极对接农业科技特派员,乡创服务典型村,业闯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出新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4月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了“万名乡土专家服务‘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本期选播的优秀示范案例,是河源市乡土专家黄仕梅返乡创业,致力于扶农助农事业,通过创新葡萄产业农业经营模式,开展多元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带动当地农户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巾帼回乡创业闯出新天地。这句话是河源市乡土专家黄仕梅的真实写照。
在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300亩葡萄园里,返乡做起新农人的黄仕梅正在带着草帽忙碌着,一心扑在了她所热爱的扶农助农的甜蜜事业上。
黄仕梅给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近年来,黄仕梅创办的以葡萄为主要特色的乡村产业,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带着周边村民走上奔富路,开创了新时代扶农富农的“巾帼模式”,彰显了新时代女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新作为。
从头学习,“门外汉”成长为乡土专家
但谁能想到,几年前,这位乡土专家还是一位在广州经商的服装生意人。
2016年,一次返乡探亲访友的经历让她产生返乡创业的强烈念头,并放弃在广州的服装生意,毅然返乡做起了职业新农人。“当时,我们去了紫金县朋友家的葡萄园采摘葡萄,那种感觉太好了,桃园般的生活,有吃有玩有人气还能赚钱。”一颗葡萄的种子在黄仕梅心里种下,她开始向往喧嚣之外桃源般的生活。
近年来,乡村振兴号角响彻南粤大地,进一步坚定了黄仕梅返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了解和前期准备,黄仕梅决心发展葡萄种植,回乡创一番甜蜜事业。
2019年,黄仕梅通过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流转土地,联合当地村民注册了锋之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葡萄为主要特色农产品,以家庭农场为起点,开启了“巾帼模式”的创业新征途。
放弃大都市令人羡慕的生活,回乡做农业种植葡萄,黄仕梅这样的举动令身边的朋友十分不解: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为什么还要回来做农业呢?身边的亲朋好友对这位“门外汉”并不看好,担心她的投资会打水漂。
“我们起初投入了200多万元,流转了30亩土地进行葡萄种植,当时什么也不懂,一切从零开始学。”黄仕梅的创业想法得到了丈夫钟进锋的大力支持。为了让葡萄开花结果,这对农业新人不断学习葡萄种植技术。“抹芽、疏花、疏果、预防病虫害是保证葡萄丰产增收的重要管护环节。”学以致用,终有所成,黄仕梅夫妇双双入选为广东省乡土专家,并带领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模式创新,组建“巾帼”嫁接服务队
据了解,埔前镇农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农业模式的限制,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黄仕梅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积极寻求创新的发展模式。她知道,只有通过合作与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潜力,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黄仕梅积极组织合作社成员,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将农户纳入合作社的产业链中,共同分享农业生产的收益。
作为乡土专家,黄仕梅深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需要靠科学技术,不能再依赖传统经验。所以,她十分注重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如滴灌、温室种植等,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求工人要熟悉掌握整套苗木修剪、嫁接、管理等技术,帮助当地农户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地工人的技术和收入水平,黄仕梅别出心裁组建了一支“巾帼”嫁接服务队。如今这支“巾帼”嫁接队已经名声在外,除了每年给基地嫁接外,还外派到其他苗圃嫁接,服务范围覆盖了附近村子,尤其是被纳入省“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村陂角村。据介绍,仅一个嫁接年度,嫁接队的每位妇女劳工都可以达到 200元日薪,可增加年收入1万余元。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势,抱团发展,密切联系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商场打拼的黄仕梅深谙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所以她积极收集市场信息,为农户提供准确的种植建议和销售指导,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黄仕梅的精心经营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在基地规模、经营品种、用工人数、技术合量等方面相比建设基地之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家庭农场模式下只有 40亩的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基地已达300余亩。
黄仕梅在向来访者介绍基地情况
经营品种也由当初单一规模的巨峰品种,扩大种植包括夏黑、阳光玫瑰、妮娜皇后、沃柑、圣女果、释迦果、泰国青柚、 台湾青花梨等多个品种。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和产品的逐渐丰富,合作社提供就业人数和用工次数也逐年增加。据了解,最近一年的用工人数男女共分别达到200和500人次,极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喝水不忘挖井人,创业不忘家乡人。黄仕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葡萄产业带动作用,带动周边600多户村民就业创业,与珠三角电商合作,产品远销省内各个地区,为当地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
打造特色品牌,发力开拓电商销售窗口
随着产业规模发展壮大,黄仕梅一手抓农产品品质建设,一手抓品牌打造,以不断提升农产品牌市场竞争力。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条件,开展多元化种植,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积极引导农户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同时,引入现代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开展多元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当地农产品开拓了电商销售渠道,为农户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门路。
对于未来产业发展,黄仕梅充满信心。“未来几年,基地计划继续扩增种植规模,2025年前基地规模扩大到400余亩,增加经营种类,做到数量多、精品化,实现多元化发展。”黄仕梅介绍,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在开拓网络销售渠道上发力, 打造网上电商平台销售窗口和品牌形象窗口,覆盖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兴平台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争取2024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
黄仕梅给员工进行电商培训
“接下来,我们还将计划与旅行社合作,接待研学团和旅行团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黄仕梅对这份甜蜜事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
【作者】曾凡美 伍莉婷(河源市农业科技特派员)
【来源】河源市农业农村局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挖掘机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属具变身为各路“超级英雄”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破碎锤 ·冲击力强,效率高的破碎锤用于破碎混凝土、岩石等坚硬物体适用于建筑拆除、矿山开采道路施工等场景既然是硬汉,碰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近年来,一些以科研院校或医院研制为宣传点的日化品受到消费者喜爱,这类宣传可信吗?12月14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文称,经调查,“萃芝堂保湿止痒乳”宣称由中国医学科 ...
中安在线讯据合肥晚报报道,更加智能化的校车或将率先在城西南学校推广,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及时查看上下车打卡时的拍照图片,同时可调取查看乘车期间的车内视频监控录像,智能监管孩子的出行安全。记者从合 ...
近日,湖北省住建厅联合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印发《绿色建材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为全省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划定“路线图”。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全省绿色 ...
中国消费者报乌鲁木齐讯居来提 记者徐文智)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朱新、局长多里坤•阿吾提出席会议并讲话,一级巡视员高建东 ...
最是一年春好处,唯有春茶不可负。日前,广德市12.5万亩茶园陆续迎来开采,茶农们忙着采收春茶,抢新上市。 近年来,广德市持续推动茶产业发展,“广德黄金芽”品牌更是叫响全国。2021年,全市茶园面 ...